怎么做到不好惹、但又受欢迎?
大多数人不是太硬,就是太软。
太硬的人,处处防备,谁都不搭理,结果活得像个孤岛。
太软的人,事事都好说,结果被人当成软柿子,随时可以拿捏。
真正厉害的人,懂得分场合、分人、分界限。他们有一个核心操作:扇一巴掌,给一甜枣。
扇巴掌,是要让别人知道:别随便惹我,我不好欺负。给甜枣,是要让别人感受到:和我相处,是舒服的,是有好处的。
01
我大学时,见过一个很典型的例子。
那时候我们宿舍里有个老实人,平时特别爱帮忙,谁让他干什么他都点头。有人让他帮忙打水,帮忙占座,帮忙跑腿,他从来不拒绝。
他以为自己好说话,大家会喜欢他。
但实际上,大家根本没把他当回事。慢慢地,原本的小帮忙,变成了理所当然。再后来,别人开始拿他开玩笑,明里暗里消遣他。
他越忍,让人越上头。别人看他一直陪笑,就更肆无忌惮了。
他自己没意识到,温柔的人如果不立界限,温柔很快就会被践踏。
他心里积压了两年,终于有一天爆发了,冲着开他玩笑的人打了一架,事情闹大了,结果自己被处分,别人一点事都没有。
他特别委屈,觉得自己明明很忍让,为什么到头来是自己倒霉。
但他错就错在,从一开始,他就没让别人看见他的“巴掌”。
不是要你真的打人,而是你要在第一次被冒犯的时候,给出非常清晰的信号:这个玩笑,不行。
你可以不发火,但你要让对方尴尬,让对方知道踩你会有成本。
哪怕你用沉默对视,用当场离开,用不搭理对方,都是在告诉别人:踩你这一步,是走不通的。
你得让人知道,你是可以生气的,你会拒绝的,你是有棱角的。
但光有巴掌也不行。
有些人确实立得住,但他总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,冷冰冰的,谁都不敢接近他。
这样的人,活得也很孤独。
所以你还得会给甜枣。
适当地示好、适当地帮忙、适当地照顾别人,适当地向对方开玩笑,反而会更受欢迎。
因为你周围的人会觉得:你是个靠谱的人,虽然不能随便欺负你,但你很值得深交。
人际关系的本质,其实就是边界感。
你让别人知道,靠近你,会很舒服,但踩你,会很危险。
02
不要怕扇一巴掌会爆发冲突,因为很多时候,敢于释放攻击性的人,其实更有魅力。
你看看风靡华人圈几十年的金庸小说,几乎都在验证这一点。
《射雕英雄传》里,郭靖身边为什么是聪明伶俐、言辞犀利、步步为营的黄蓉,而不是温柔顺从、善解人意的穆念慈?
《倚天屠龙记》里,赵敏前期攻击性拉满,能硬刚能算计,甚至能当面怼张无忌,但偏偏她越是这样,越吸引人。
金庸几乎是用一个模板写完了所有女主:聪明、强势、带刺。
而这种模板屡试不爽。
为什么?
因为人格魅力,说到底,就是让别人从你身上看到他们渴望却没有的东西。
人最渴望,却最稀缺的一种品质是什么?
勇气。
释放攻击性,恰恰是勇气的表现。
人是群体动物,群体动物天生会寻找可以依靠的个体。攻击性代表主动,代表你敢为这个群体承担,敢替别人开口,敢替别人出头。
有些话别人不敢说,你敢说。
有些事别人不敢做,你敢做。
你一旦敢表现,别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向你靠拢。
这就是为什么,很多受欢迎的人,第一眼看起来都“不好惹”。
不好惹,意味着你有力量、有态度、有界限,别人会本能地降低对你的心理期待。
反过来,当这样的人偶尔对你展示一点温柔,反而会让你倍感珍惜,觉得这份温暖特别难得。
人性就是这样,你对别人永远好,别人不一定把你当回事。
但你如果一开始就让别人知道你是有刺的、有分寸的、有力量的,别人反而会更愿意靠近你。
这不是鸡汤,这是社会长期验证的结果。
勇气和攻击性,本身就是人格魅力的一部分。
不好惹,反而更容易被喜欢。
03
当然,光有脾气还不够,脾气必须配得上你的实力。
你要有的是反击的能力,不是发泄的情绪。
没人会怕你脾气大,别人只会怕你有脾气的时候,能让他付出代价。
如果你没实力,发脾气只会被人看笑话。
尤其在底层,欺负人的吃相很难看,谁好欺负,谁就被吃干抹净。
越往上走,吃相会越来越优雅,但更要命。
高层不会当面给你难堪,高层会背后搞你,动作更隐蔽,杀伤力更高。
大多数人这辈子,都混在中低层,正面搞你,背后捅你,谁都遇得上。
你不能指望善良换来尊重,你得有獠牙、有反击手段,才能让人收敛。
人活着,不能没有脾气,但有脾气的前提,是你真有让人忌惮的资本。
这个社会,谁都懂得一个潜规则:欺软怕硬。
你要做的,不是脾气上来了才去硬一把,而是随时有硬的底气。